镇图展览 | 蓬勃发展的教科书
镇图展览 | 蓬勃发展的教科书

KanZhanLan

秉科技之舵 展文化风采 扬时代精神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秉承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的宗旨,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国家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图片

在小编上学的时候

总是能听到如下的戏言

“到底是谁发明的考试和作业?”

“我要给发明作业的人几本‘五三’做做!”

等等类似的言论

图片

(请你记住这张脸!)


当然

这些只是年少时候的玩笑话

用来缓解或转移学业中的压力

但繁重的作业确实是童年挥之不去的噩梦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图片

(讲学、居学)

作业被称为作业

是罗伯特·纳维利斯的功劳

但是作业这种学习形式

却是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就已经出现

《礼记》中记载的“居学”

就被认为是最早版本的家庭作业

当然

那时候的作业与现在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是当时最主要的学习内容

少,却精

让有志之士都能更好地学习六艺

然而这种纯靠自发地完成作业的模式

对于不自律的人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作业的真正出现离不开科举

隋唐科举制度地出现

对学习的成果赋予了激烈竞争的必要

学习压力大致使作业压力猛增

图片

(对未完成要求的学生进行惩罚)

从学童阶段开始的学字练习数百次

到学子阶段的抄书数遍

都能看到现代学生的影子

清末时期因为“死读书”的缘故

还闹出过不小的笑话

清末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政策论后,命题多涉历史,据说有位考官出题要求考生比较中西史事,题曰:项羽拿破仑论。诸考生虽皆熟读四书五经,却均不知拿破仑为何物。


有一考生的文章开头即破题云:夫项羽力能拔山,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接着便论证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力难施,其效不著,岂非知人善用之举哉!

考试的兴起催生出了教科书

虽然千百年来

中国私塾、书院、旧学堂

一直在学习“四书五经”

但那都不是严格意义的教科书

图片

(民国时期的教科书)

这一名词的出现

要从清末洋务运动算起

历经了百余年的演变

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编撰流程和体系

这套流程体系包括

前期准备、编写统稿、编辑加工与设计

送审修改、试教调整、正式出版

共6个阶段

不仅要经历无数次的“验证-推翻-重新撰写”

在经过普通图书的三审三校后

还要进行审读、试教等漫长的流程

才能画下休止符

最终形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

图片

(找找看哪些是你学过的?)


教科书应该是严谨的

对于历史和现实要正视

不应像日本那样

强行修改教科书

对描写侵华战争中描述日军恶行的

“强征”和“从军慰安妇”等词语

进行删除和虚假美化

图片

(慰安妇电影《二十二》)

教科书也应该是健康正向的

否则迫害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所以前段时间的“教材插画”事件

才会有那么广泛的关注度

大众才会对大批量删除鲁迅文章的行为

口诛笔伐

图片

(原问题教材部分插图)

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

考试、教科书、作业都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

如何使其更好的相辅相成

起到正向良好的导向作用

也许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百年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蓬勃发展的教科书》微信展

来了解教科书是如何发展的吧


图片

识别二维码观看

蓬勃发展的教科书

END


来源:神州共享

责编:张娜

审核: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