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图科普丨跟着课文游中国(18):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
发布日期:2025/05/28 来源: 点击次数:0
在华夏文明的浩瀚长卷里,西安是浓墨重彩的一章。这座被岁月雕琢的十三朝古都,将千年的风云变幻化作城墙根下的一砖一瓦、钟鼓楼的暮鼓晨钟。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本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篇展现中华文明瑰宝的经典课文。
作者以精妙的笔触,让千人千面的陶俑群像跃然纸上。全文既展现了秦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准,更让读者透过冰冷陶俑,触摸到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豪迈气概与强盛根基。
别称:长安、镐京
美誉:“十三朝古都”“天然历史博物馆”
位置: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
名人:周文王、汉武帝、唐太宗、李白(曾长期生活于此)等
景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景区、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大唐芙蓉园……
美食: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biangbiang面、甑糕、葫芦鸡、油泼面、柿子饼……
西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里留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如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被誉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如今,西安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推进文旅融合,成为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活力的热门旅游城市。
踏入这座千年古都,脚下是斑驳城墙的厚重,眼前是盛唐遗韵的风华,每一处转角都藏着跨越时空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寝,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博物院包含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铜车马博物馆等。数千尊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栩栩如生,排列成气势恢宏的军阵,展现了秦朝高超的雕塑艺术和军事制度。
华清宫自古以来就是皇家游览沐浴的胜地,因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和“西安事变”旧址而闻名,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既有唐代皇家园林建筑遗址,如海棠汤、莲花汤,也有风景秀丽的骊山。夜幕降临时,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此上演,以山水为幕,重现盛唐爱情传奇,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大唐芙蓉园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复建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全方位展示了盛唐文化的辉煌,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等仿唐建筑,白天可欣赏精彩的唐代歌舞表演,夜晚灯光璀璨,水幕电影与激光秀交相辉映,仿佛穿越回繁华的盛唐长安。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始建于明朝,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收藏有从汉朝到清朝的数千块石碑,其中《开成石经》《大秦景教碑》等堪称国宝级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游走于街头巷尾,从劲道面食到甜糯糕点,一口咬下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关中大地的醇厚与市井烟火的温度。
“biang”字为方言拟声词,形容面条拍打案板的声音。面条宽如裤带,筋道耐嚼,通常搭配番茄鸡蛋酱、肉臊子等,再撒上葱花、泼上热油,香气扑鼻,是陕西面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陕西经典名菜,选用嫩鸡经煮、炸等工序制成,因形似葫芦而得名。鸡肉外酥里嫩,色泽金黄,蘸上花椒盐食用,味道鲜美,体现了唐代宫廷菜的精致工艺,被誉为 “长安第一味”。
陕西传统美食,由白吉馍夹腊汁肉而成。白吉馍外皮酥脆、内瓤松软,腊汁肉炖得酥烂入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口下去肉香与面香交融,是西安街头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
水盆羊肉是经典传统美食,以羊骨、羊肉长时间熬煮出乳白浓汤,汤头鲜香醇厚,带着淡淡香料味。精选的羊肉肉质细嫩,切成薄片后入碗,搭配粉丝、豆腐或萝卜等食材,再撒上葱花、香菜提味。食用时可配月牙烧饼,或泡入饼块浸润汤汁。其口味咸香暖胃,营养丰富,尤其适合秋冬食用,是街头巷尾备受青睐的地道美味。
在西安,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的叩问,每一眼都是与文明的对话,这座城市正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中华文明永不褪色的传奇。
内容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宫景区、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管委会。
本文用于公益宣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