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图荐书 | 育人这件事,不止在课堂讲义里
发布日期:2025/06/10 来源: 点击次数: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往今来,教师这一职业始终承载着无比崇高的使命,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播道理、解答困惑。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价值观的形成。
三尺讲台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的重量,更浸润着人格的芬芳。本期精选五本师德师风主题书籍,它们或是讲述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或是深入剖析师德的内涵与外延,或是提供提升师风的实用方法。当我们凝视字句间的温度与力量,看见的不仅是教师群体的精神肖像,更是一个民族对教育最深的期许——让每个教育现场都成为德行生长的沃土,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摆渡人。
《中国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讲话解读》维度跨越古今中外,深入细致地解读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好老师的崇高追求,有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有道德情操是好老师的核心品质,有扎实学识是好老师的专业素养,有仁爱之心是好老师的职业底色等深刻内涵。从理论的高度结合案例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的讲话精神,为教师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学习提供了蓝本。
本书精选清华校长曹云祥、罗家伦、梅贻琦关于教育、教学、读书等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以及3位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演说词等一些关于教育的演讲词,集中反映了他们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治教理念,饱含对教育、治学、治校的深度洞察,再现清华校长与中国教育黄金时代。
“教师”是钱理群先生非常看重的一个身份。从北大退休以后,他投身到一直关注的中小学教育中,与很多在教育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对话,一起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着总结与思考。《情系教育:教师与青年篇》即是他多年来关注和思考中小学教育、农村教育等问题文章的结集,分为“默默播种”和“慢慢寻路”两辑,包括为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著作所写的序、在教育论坛上的发言、与青年志愿者们的谈话,及与“京城流浪汉”、“青年朋友”的对话与通信。作者以鲁迅思想为底色、饱含热情地书写了那些“为大历史叙事忽略的小人物”,那些“真正的教师”和“新一代的青年理想主义者”,他们的困惑、追求和努力,以此来寻找鲁迅所呼吁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探寻中国教育的出路。